

一周内三国连遭恐袭 全球协同反恐势在必行
时间: 2017-04-11 12:00 来源: 作者:
综合报道,近一周内,俄罗斯、瑞典和埃及等三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逾百人伤亡,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恐袭频发惨案不断,恐怖主义已成为人类公敌。如何有效反恐?各国加强自身安保提高防范固然重要,国际社会形成反恐统一战线,加强合作,更是迫在眉睫。
血腥恐袭事件频发 反恐警报再次拉响
4月9日,埃及发生针对两座教堂的连环袭击,造成40余人死亡,百余人受伤。埃及总统塞西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事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袭击事件负责。
4月7日下午,一辆被劫持的货运卡车高速冲向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皇后大街上的人群,造成4人死亡、15人受伤。瑞典首相勒文称,这是一起恐怖袭击事件。
4月3日,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遭遇地铁爆炸袭击,一名男子在地铁中引爆炸弹,造成14人死亡,近50人受伤,国际社会为之震惊。俄总检察院将该起事件定义为“恐怖袭击”。
3月22日,正值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遭受恐怖袭击一周年,一名52岁的凶犯驾车在英国伦敦国会大厦附近冲撞人群,后下车持刀行凶,最终造成5人死亡,至少40人受伤。
教堂爆炸、卡车冲撞、地铁炸弹……恐怖主义势力的触角开始从法国、德国、荷兰、英国延伸至俄罗斯、瑞典等欧洲国家,作案方式和场所的多样性也引起国际社会的警觉。
在俄地铁恐袭案后,法国巴黎加强警戒,加大地铁和火车巡逻力度。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则表示,瑞典袭击案是对欧盟所有成员国的打击。瑞典邻国挪威等也纷纷加强警戒。
加强安保迫在眉睫
恐袭频发,不仅造成大量无辜民众伤亡,更让各国民众担忧社会安全。如何有效预防?加强安保、提高警惕,对于维护欧洲乃至全球安全来说,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优先任务。
埃及在教堂爆炸案发生后,宣布全国进入三个月的紧急状态。埃及还将成立负责反恐和反极端主义的最高委员会,并将依法赋予其足够的权限以处理非常时期的事务。
埃及总统塞西称,极端伊斯兰势力对埃及的生存构成威胁,此事件将促使埃及人民团结一致,共赴时艰,以建立一个安全、稳定及全面发展的国家。
而瑞典恐袭事件的发生,也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修改法律,提高安检级别。根据欧盟新的反恐法规定,从4月7日开始,欧盟申根国陆海空所有出入境口岸将重新启动安检机构,所有过往旅客必须经过边检人员的检查方可过境。
针对发生在圣彼得堡的地铁爆炸案,俄罗斯连日来加大了安保力度。恐袭发生后当天,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城市的地铁、车站以及机场全面提高了戒备水平,不但巡逻的警力增多,而且加大了对过往乘客的安检力度。
共同反恐势在必行
恐怖袭击频发,不分地域和国家,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人类的公敌。
但是,目前恐怖组织借助新的传播手段,利用地区冲突和社会矛盾等扩大影响,正进行跨国、跨地区渗透,分散化趋势明显。因此单个国家要想有效反恐,十分困难,国际社会联合协同反恐的问题也变得迫切起来。
圣彼得堡地铁爆炸案发生后,俄罗斯方面再度强化反恐意识,表达了打击恐怖主义的坚定态度和开展国际合作的愿望,并呼吁国际社会形成反恐统一战线。
此前俄总统普京也多次呼吁,称国际恐怖主义已向文明社会发起挑战。因此需要组建广泛的反恐阵线,加强国际社会在对抗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方面的紧密合作。
而多国领导人已表示愿同俄罗斯及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反恐合作。法德两国同意与俄罗斯加强反恐方面的合作,特别是有关信息的即时交流共享。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也将访俄讨论反恐等问题。
对于近日的多国恐袭事件,中国外交部予以强烈谴责。中方指出,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愿同国际社会加强反恐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和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