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投资风险研究之巴林
时间: 2015-08-19 12:00 来源: 作者:
“一带一路”投资风险研究之巴林
作者:张华 白荷菲
总的来说,中国与巴林两国关系正处于机遇期,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巴林政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相契合,两国在金融、旅游、通讯等众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编者按:“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内政局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一带一路”地区上的许多国家对外深陷大国博弈的战场,对内面临领导人交接、民主政治转型、民族冲突等多重矛盾,“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中国政策推进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因此,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最为急迫的任务之一。
巴林投资政治风险
作为开放性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巴林的政治局势比较稳定,投资政治风险较低。自1999年哈马德继任埃米尔以来,巴林政府注意保持内、外政策的连贯性,政权实现了平稳过渡。如今巴林为了降低对石油的依存度,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开放市场,欢迎国外资本进入巴林投资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其政治环境有一定保证。然而,中国对巴林的投资者仍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美国不会放松对海湾地区的影响。美国是巴林的盟国,也是重要贸易伙伴。海湾战争后,巴林允许美国在其境内建立海空军基地,美国海军的第五舰队司令部就驻扎在巴林首都麦那麦。2001年,巴林成为主要非北约盟国的成员。海湾地区的战略地位之重要使得美国不会放松对其军事控制力和经济影响力,巴林的国内政策及对外主张一定程度上都受到美国的影响。
其次,反对派针对王室的示威活动是最大的社会隐患。受西亚北非国家“阿拉伯之春”事件的连锁波及,巴林于2011年爆发大范围的示威活动。这背后是巴林国内长期存在的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广大什叶派民众要求获得与逊尼派平等地位和权利,并进而要求推翻逊尼派的王室。其后海合会以“半岛之盾”名义出兵镇压。然而,目前小范围的示威仍时有发生。巴林政府2013年开展的全国性对话也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2014年12月,最大反对派伊斯兰民族和谐协会领导人萨尔曼(Sheikh Ali Salman)被捕,也引发了大规模骚乱。
另外,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巴林社会影响较大。受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致使严重依赖石油收入的巴林陷入政府财政预算危机,并由此引发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尽管巴林此后一直致力于发展多元化经济,减轻对石油工业的依赖程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石油産业仍然是巴林的支柱性産业。国际石油价格一旦出现较大波动,巴林国内经济仍将受到影响,这一潜在的投资风险需要得到重视。
总的来说,中国与巴林两国关系正处于机遇期,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巴林政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相契合,两国在金融、旅游、通讯等众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中国应当把握这一机会,开拓海湾地区市场,使得“走出去”战略得以深化实施并惠及更多邦交友好国家。在加强对巴经贸联系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潜在的政治风险,做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推动中巴利益共同体走得更远。